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创业宝典 » 正文

紫牛基金张泉灵:不做创业者的“保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2-31  来源:互联网  浏览次数:43
核心提示:2015年9月9日,张泉灵与猎豹移动CEO傅盛创立了紫牛基金和紫牛创业营,其背后的LP阵容也豪华至极,包括《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

2015年9月9日,张泉灵与猎豹移动CEO傅盛创立了紫牛基金和紫牛创业营,其背后的LP阵容也豪华至极,包括《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多玩CEO李学凌、经纬中国创始管理合伙人张颖、58同城CEO姚劲波、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时尚集团总裁苏芒等人。

“今后,我的身份不再是央视主持人,在生命的后半段,我想重来一次。”原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播张泉灵在微博上用一句话宣告了自己18年媒体生涯的终结。

2015年11月初,在北京的一家星巴克咖啡,张泉灵接受了新京报记者的专访,此时的她已悄然投资了两家公司,回忆起转行做投资后的两个月,她显得淡定而从容。

不做创业者的“保姆”

新京报:去年你说开始对这个世界感到恐慌,是什么让你感到恐慌?

张泉灵:作为记者,我不仅要看到当下,看到历史,还要看见未来。我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然而对于正在改变这个世界的年轻人却知之甚少,只了解了他们的冰山一角。由于对互联网行业不够了解,我不知道这群人是怎么思考、怎么改变世界的,他们的下一步是什么?行业趋势是什么?我都不知道,所以恐慌。

新京报:听说是傅盛“怂恿”你做投资的,他是怎么说服你的?

张泉灵:他花了两个小时说服我可以重新开始,我花了两个月的时间解决了自己能不能做投资人的问题。

最初的犹豫主要来源于不自信,转行做投资是一个脑洞大开的提议。首先,我不知道怎么操作基金,不那么懂互联网,真金白银地把钱花出去,就要负责任,并且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其次,我要说服我身边的朋友、家人、领导等关心我的人。幸好有一群互联网大佬支持我,让我的学习机会变得很大,学习成本变得很低。

新京报:和紫牛基金一同成立的还有紫牛创业营,它对于你们做投资的帮助是什么?

张泉灵:创业者们需要的不仅仅是钱,而是更聪明的钱。聪明的钱就是带着创业指导的钱。我们这个基金与其他基金最大的不一样在于我们有大量互联网行业的CEO,他们在互联网里厮杀出来的经验应该传递给创业者们。

紫牛创业营只对我们投资过的项目开放,我们不愿意以培训的方式把各种各样的创业者都纳入进来,变成收费的形式。因为我们做培训不是为了挣钱,这群CEO包括我自己原有的事业收入远比做培训要挣得多。我们是要去做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情,真正地去帮助创业者成长。

新京报:近两年,市场上涌现了大量做早期投资的基金,你觉得紫牛基金的优势在哪里?

张泉灵:我们有两个优势。第一是前面提到的创业营,对于这些创业者们来说能获得互联网大佬们一对一帮助的指导是很宝贵的机会。比如说,你有一款智能产品做到了月出货6000的时候,请问你接下来的是加大出货量、整合生产链还是马上做成一个社区,形成一个生态?当你纠结迷茫的时候,紫牛的LP们就可以给你很好的点拨。

第二,现今的情况是钱多但好项目少,完全靠自己去找好项目,精力和时间必然不足。通过像我这种有传播能力的人,能让一个新成立的基金最快速地传播开来,才能让更多的创业者来找我们,我们才能在一个月内收到近6600份BP。

新京报:现在一些投资机构号称要为创业者提供保姆式的创投服务,你怎么看待?

张泉灵:我们可不当保姆。我们是做轻创业,而不是给他们找办公地点。提供资金本质上就是提供创业资源,所有市面上能买到的资源我们都不提供。一个创业者连一个办公场地都搞不定如何能当创业者?

优秀媒体人会大量流失

新京报:你在紫牛创业营中扮演什么角色?其它人的定位呢?

张泉灵:当记者多年锻炼了快速抓重点的能力,我可以告诉创业者怎么样用两分半、五分钟、十五分钟的时间把项目重点说明白,在资本寒冬,这不仅是一个语言表达的能力,更是一个对产品的理解能力。

紫牛基金的几个合伙人在各自的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傅盛是产品经理出身,在整个产品的战略定型和国际化战略上见解独到,罗振宇在内容创业上能帮助创业者少走很多弯路……我觉得这一群人加起来足够告诉你“怎么样会死”,在早期创业领域,让人活得更长,就是一种帮助。

新京报:你常说做记者和做投资人很像,具体哪些方面很像?

张泉灵:做投资和做新闻一样,都要去接触人、了解人。早期投资人要投入大量时间去了解团队,了解他们是否具有创业者的一些素质。一个人做A项目不成,只要他是一个合适的创业者,也许他的B项目就会成。但是项目再好方向再对,团队不成就完了,所以第一位一定是人。

另外,我不可能了解每一个行业,但做记者给我的经验是,当我不懂时,我一定能在24小时内找出一个懂行的人教我,这一点在做投资中也适用。

新京报:近两年,媒体人离职创业或改行的特别多,你觉得原因是什么?

张泉灵:我觉得多少人辞职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多少新的同样素质的人在进来,问题是现在新闻机构越来越难吸引到优秀的人才。

传统媒体要思考的第一个问题是,你的传播渠道在哪里?内容的后面是传播,新闻的传播渠道在发生变化。现在传播渠道不畅通了,传统媒体也都去做微博、微信公众号,再做一个APP。但人最公平的是24小时的时间,现在人们大量的时间都用在了微信、今日头条几个超级APP上,所以渠道不畅还是阻碍着传统媒体的转型。

第二个问题,媒体的商业变现在哪里?原来媒体的商业变现靠广告。现在广告的下滑十分明显,纸媒的广告几乎下降了三分之一,如果广告下降了,拿什么来留住你的人才?再接下来就是谁还来?什么样素质的人在产生内容?

新京报:所以你觉得传统媒体衰落是不可逆的趋势?

张泉灵:不能说不可逆,还有机会。但是我还没有看到他们真正了解这种结构性变化的迹象,原来我们做媒体的可能更习惯强调所有的内容要在自己的版面上,我的独家要放在我的报纸上,变相思维就是做一个APP,内容都要在我自己的APP上。不过,未来不是这样的。

内容是被需要的,好的内容也应该受到尊重,但是内容的价值和价值本身时有差别的,传统媒体的谈判价值越来越低,未来他们大量的优秀地人才会被别的内容平台或其它平台挖走。

中国创业者执行力世界第一

新京报:紫牛基金一出身,就遭遇了“资本寒冬”,你们会变得焦虑和谨慎吗?

张泉灵:如傅盛所说,这个“寒冬”比09年差远了,现在就是正常调整吧,从我们收BP的状况来看,创业的热情应该都还在。

在资本寒冬,对一个新的基金来说,最困难的是融资,而我们有一群互联网大佬做LP,融资不成问题;好处是,我们投出去的价格比半年前要便宜了。

相反我认为现在稍微冷一冷比较好,因为创业是适合少部分人的事情。极少部分人的素质,然后加上天时地利人和才能变成创业者的一个“成功”。

新京报:处在经济转型期,创业者面临哪些机会和挑战?

张泉灵:就机会而言,转型就是为创业者提供弯道超车的机会;在挑战方面,大量的传统行业人才想要转型,变成一个有互联网经验的人,但是传统的转型看起来简单,其实是很难,可能所有的积累都会变成负累。

新京报:你最近去了很多国家考察,你觉得中国和其它国家的创业者最大不同是什么?

张泉灵:美国创业者执行力没有中国强,但是创新力特别强。中国创业者在直道上的执行力全世界最强,所以在中国创业竞争会很激烈,看到一两个好点子就用更大的执行力去赶超。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情况有所变化,中国真正在用互联网思维、大量的免费产品来吸引用户。很多人说欧美的用户是习惯付钱的,我向你保证,只要你和他说免费,没有一个人说非要付钱,所以中国也在创造新的商业模式。以色列有着大量的工程师,他们现在很希望有中国的投资人去投资,因为他们需要中国新的创业模式。

新京报:2015年,世界范围内,你最敬佩的创业者和投资人是谁?他们做的什么事情打动了你?

张泉灵:我最近敬佩特斯拉的创始人马克斯,他始终不是为成功而成功的人,目标不是用户市场,挣多少钱,他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了通向未来。

新京报:目前你最看重的前沿技术是什么?

张泉灵:我看重那些本身可以颠覆产业模式的技术,比如颠覆了工业生产流程的3D打印技术。

新京报:你认为2016年的创投风口在哪里?

张泉灵:B2B、商业管理2B的服务等

新京报:如果脱离当年你所从事的工作,你最想做什么事情?

张泉灵:未来也许会改变,但我的习惯是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一定是觉得自己可以做一辈子。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