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创业宝典 » 正文

洋码头曾碧波:他们给我的标签是卖国贼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2-23  来源:互联网  浏览次数:62
核心提示:我一直认为创业必须野蛮生长有人问我,洋码头的竞争优势是什么?我说你应该问创业者,你想改变什么?因为思考竞争优势和壁垒,不

我一直认为创业必须野蛮生长

有人问我,洋码头的竞争优势是什么?我说你应该问创业者,你想改变什么?

因为思考竞争优势和壁垒,不是创业者而是被挑战者该思考的问题。创业者要思考的,是你的竞争目的是什么?你想改变什么现状?

谈改变世界,谈情怀,不是今天不读书,不工作了明天就去创业。创业是靠人脉吗?不是。

现在很多地方也愿意搞创新工场这样的孵化器,但是我一直认为创业必须野蛮生长。温室里养着的不是创业,只是项目。创业者的情怀来自于想要改变什么,来自于发自内心的担当和使命。

我创业以后,最大的变化就是改变了自己。很多人说上海这个地方不适合创业。但是我认为,既然创业了,还抱怨干什么?你可以去改变它。如果不想改变,还创业干什么?

其实大部分创业者根本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光鲜,他们没有在这个舞台的镁光灯下。那种情况下能坚持吗?坚持不了那就不是创业。

真的走到台前的创业者少之又少,每个人的煎熬都是聆听自己内心的理想,认为自己所做的事情在未来是有格局的,是真正能为客户带来价值的。所以谈情怀,基本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想。

他们给我的标签不是创业者,而是卖国贼

洋码头是我在2009年从硅谷回来创立的。我们最开始要改变的是:希望中国消费者跟全球零售产业之间的距离不要那么远。

中国人为什么买个在中国生产的东西,却要比国外贵两倍?为什么中国人不能从全世界买东西?

早年我从事的这个行业还不叫跨境电商,而是叫代购、走私、水货,是灰色产业,好像中国人从国外买东西就不应该似的。

当年也有人质疑我为什么这样做,为什么让中国人的消费往外走。他们给我的标签不是创业者,而是卖国贼。

但是这些质疑重要吗?不重要。为什么不可以呢?洋码头从创立的第一天开始就希望改变中国人的消费格局,我们相信中国的全球化走入下一个阶段时,中国消费需要跟全球的零售走在一起。

中间的过程很困难,也有很多瓶颈。但是从2013年自贸区开通,这个行业终于有个高大上的词,叫做跨境电子商务,我们也一直走到了今天。

发展到今天是什么样的场景?当年刚回来创业的时候,中国人在国外网购的数量只有两到三亿,但是2013年以后获得了蓬勃发展,到2015年已经达到了1500亿,这其中还没包括出国旅游带回来的。

我相信之后的发展还会迅速,这背后代表什么?代表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者的欲望,他们希望从国外获取更好的商品、更好的服务。

当然,这个市场的规模之大不仅我们看到,现在竞争已然非常激烈。去年我还说跨境电商行业是中国电子商务行业的最后一块蓝海,今年已经是血淋淋的红海,巨头们全部杀进来了。

但是这重要吗?对我来讲不重要,对我来说,更重要的是把握中国消费者的需求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回到初心,电商巨头们没有把我们灭掉,因为我们在关注用户需求而不是竞争。竞争是常态,创新才是目标。

如果说现在的总市场是150亿,今天的竞争割据就是三足鼎立:天猫国际一家独大,占50亿;三家创业新贵典型代表占50亿。

传统电商例如聚美、网易、京东的转型,加起来再占50亿,三足鼎立,今天的格局。总市场也就是150亿。那么剩下的市场去哪里了?都是水货,渠道太多,没法监控。

跨境购物,到底哪些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第一,用户的需求越来越从刚需、需求性的、解决问题式的转换成兴趣驱动。

今天在社交化场景下的用户更倚重兴趣。在这种兴趣驱动的购物行为之下,用户对非标准化商品、个性化商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但今天的跨境电商产业并没有满足这一需求。

第二,移动互联网改变很多人的行为,用户的消费场景正在发生变化,他的时间大量分配在移动端。

从PC端往移动端走的过程中,用户的场景感越来越强,已经不是在PC端互联网通过搜索导航来购买,移动端更多的是朋友的关系,通过看内容发现灵感,以“逛”的形式来买东西。PC端的生意是结构性的,而移动端应该是非结构性的、离散的。

第三,中国人的消费需求已经从本土消费需求升级到放眼全球。中国人已经大量接触到海外市场、海外消息,他们很清楚国外有很多跟他一样的人在消费什么。

这种全球化的消费背景和全球化的趋势推动了整个产业的发展。但在全球化布局过程中,我们这个行业没有做到足够。

现在跨境电商行业大部分的物流路径都是在中国保税区,还没有哪家跨境电商产业走出国门,走到国外,把国外产业的产品真正高效的组织到中国消费者手里。

这三个大的趋势是我们看到的,而且洋码头也在为此持续努力。

针对三个问题进行布局

首先,我们要有交易平台,这种交易平台连接海外卖家和中国消费者。海外卖家分散在世界各地,他们了解当地的商品和人文,分享给中国消费者,让中国消费者实时了解海外有什么好的东西。

同时,为了降低交易门槛,提高买家体验,我们搭建了一套高效的物流体系,将分散在不同地方的海外卖家的订单收集进行国际配送,送到中国消费者手里。

我们的布局“电商加物流”双擎,在海外布局大量的仓库,搭建物流中心,降低交易门槛,提供更好的服务给上游的个体卖家,让他们更专心地服务中国消费者。

虽然我们的成本不见得最低,但是对兴趣的满足效率是最高的。

如果要谈竞争、谈差异化,我们的战略布局就是我们拥有一个非常独特的品牌,它只代表一个概念,只代表一种消费习惯:海外购物。洋码头就是海外购物,海外购物就是洋码头。

我们的品牌渗透率,现在已经做到27%,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品牌净推荐值高达22%。

这是洋码头今天呈现给中国消费者的认知,它是可信赖的、新颖的,它能够带来性价比,是能满足消费者生活品质与需求的平台。

中国的人口红利是消费红利,不是劳动力红利

最后我们要走到哪里?洋码头存在的价值是什么?这是每个创业者第一天开始就思考的问题。

当一个企业越来越大的时候,要招一些高档的人才、有情怀的人才加入的时候,已经不是通过期权或者是工资,而是通过梦想来吸引他们。

薪水是维持生活的基础工具,但不是梦想也不是目标。一个大企业不缺钱,缺的是有梦想的人。

在我们谈使命的时候,我们一直相信,中国的消费者是被禁锢的、被封闭的,是被营销学锁住的。为什么中国的价格贵?因为成本?因为关税?都不是。

中国消费者被禁锢在一个大陆上,中国的世界跟外面的世界的流通效果太低,没有一个高速无缝的体系把国外高速竞争的零售产业灌注到中国的零售产业。

我们的理想,希望把中国的消费者带到全球,而这只有创新型企业才能做到。虽然不仅仅是洋码头,还会有其他企业,但是我相信洋码头一定是冲在前面的。

中国年轻人在走向下一个阶段的全球化过程中,要相信一个故事:中国的企业、企业家、资本市场之所以牛,是因为有中国的消费者,有来自于中国的消费力量,它会驱动中国走到下一个全球化阶段。

中国的人口红利是消费红利,不是劳动力红利。基于这一认识,中国的年轻人要站出来去走近它、拥抱全球化,中国的全球化需要年轻人的担当。这是我的梦想。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