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创业宝典 » 正文

优集品鲁宁馨:走少数派的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1-29  来源:互联网  浏览次数:42
核心提示:2000年的一天,有风,惨白的太阳悬在半空,在龙庆峡的百米悬崖上面看下去,大地空空荡荡的,就好像裂着一张狰狞的大嘴等待着跳跃

2000年的一天,有风,惨白的太阳悬在半空,在龙庆峡的百米悬崖上面看下去,大地空空荡荡的,就好像裂着一张狰狞的大嘴等待着跳跃下去的猎物。

鲁宁馨记得身旁那个穿红外套的教练一直在不停的说“不要害怕,不要害怕”之类的叮瞩,但是小腿在哆嗦,风卷着沙子不断地灌进嘴里,她什么都顾不上了。

直到今天,鲁宁馨都会记得读大学时候第一次蹦极的感受,著名的龙庆峡蹦极的悬崖上面,贴着许多来跳过的人的照片,包括许多签约名人哭着不愿意往下跳的“恐怖场景”。她说她也很害怕,但是“越是害怕,就越会逼自己去面对。”

这句话就像是宁馨的人生箴言。

如果在普通的场合遇到她,很难判断出她是位女企业家,她看上去更像是个出没于时尚派对、高级商场的名媛,衣着讲究,而不张扬:黑色的羊绒披肩外套,带有趣致图案的白色毛衣,还有黑色的羊毛短裙——就像是优集品App上那些精致的商品,从外表到品质可都不是什么普通的样子货。

她又小又瘦,是那种让人感觉用一下浴缸、都会从下水道被冲走的洋娃娃。会让你以为能不费吹灰之力便可将这个小女人吓倒。

可是仔细想想,如果没有与人较量时高超的斡旋、过人的市场运作能力和钢铁般的意志,如何能在二十岁出头的时候就把唐宁书店做成一个全国知名的品牌?甚至在30出头的“高龄”抛下一切庸常的生活,义无反顾地再次创业?

她或许应该是最有资格谈论理想主义的人,连她现在做的事情也是——创建海外家居电商优集品,鼓励大家过一种有品质的生活,选择有品质的家居用品。但她却用强大的逻辑思维,为自己选择了一条并不轻松的道路。磕磕碰碰,却从来都没有掉过眼泪。

如今,在东五环某个创业园区的办公楼里,她习惯选择一个员工区域的位置,让自己坐在那里静静思考,这种习惯从11岁那年就开始了,“如果是平和宁静的环境,反而会让我恐慌。”她宁可要的就是天人交战,轰轰烈烈,那些狂热而炽烈的搏击,她惟独只敬畏自己内心的力量,连她自己都不知道那有多强。

她的所有勇敢和坚强都是在寄宿学校养成的。

那是11岁,她经历了人生的第一个重大变故,家里从安徽搬到广州,从谁都能串门的厂区环境,到住在对面的邻居不知道是谁的商业化社会,她听不懂广东话,不知道什么叫做“麦当劳”。父母还把她送去学校寄宿,直到今天她永远都会记得面对洗衣房一堆湿答答滴水的衣服手足无措的样子。

一个11岁的怯懦的女孩子,注定会成为被其他女孩敌视的“北妹”,不相同的不仅仅是习惯(比如凉鞋穿袜子)、教材。还有生活的方方面面:广州初一的小孩已经开始用50块一瓶的面霜,孩子们也学着追星,追黎明、刘德华,看言情小说,谈恋爱,为了叛逆,她却故意和别人不一样——她简直感觉自己就是这个世界的弃儿。

整整一个学期,她都不愿意在宿舍呆。晚自习的时候经常去河边的树上去呆一会。

但是,眼泪有时候并不代表脆弱。回顾过去,这是鲁宁馨最无助的时刻,但也是她人生从此变得清晰的分水岭。有一天,看着天上的星星和远方的操场,生平第一次,宁馨的头脑从纯粹的孤独感中脱离出来,她的思维和现实世界有了距离感,有另外一个鲁宁馨跳了出来,注视这个脆弱易碎的宁馨。她告诉自己要让所有人喜欢。

从此以后她不再躲避,沉下去,融在这个集体,她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那些同学,和她们打成一片,聊各种以前觉得难聊的话题,在关键时刻帮助她们,她居然慢慢变成班里最受欢迎的女孩,就连之前最难相处的那个女同学也开始什么事情都来找她。

后来宁馨觉得这段经历对自己很有帮助,“11岁时候开始的独立经历是自己人生中第一次在陌生环境建立自信。”

从那以后开始,宁馨开始给自己做各种各样的规划,此后的人生,基本上所有的重要决定都由她自己来做,她不仅仅从一个内向的孩子变得交际广泛,更重要的是她找到了一种生存方式。

毕业参加工作,她被分到人人羡慕的好单位——中信银行,她记得走进银行的第一天,就被告知日均任务是三千万存款,有人提议说和谁喝酒,并以把胃喝穿孔为荣……她们那些年一直处在在这种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甚至很快目睹南方证券的倒闭。感觉冲进了金融的风暴眼,怎么生存下去?“我肯定不会用喝酒的方式,于是就说自己酒精过敏。”

宁馨开始冷静地思考,她观察到部门分几种人:特别会拉关系的,乖乖做事的,但唯独没有知道创新业务怎么弄的,于是她大量去研究资料,那个时候强调技术,但是没有人能写出专业的报告。有天她去算抵押。翻了一晚上的书,做了一个让领导惊讶的报告。以后只要有创新性业务她都属于会被带着的那个,所有创新项目都能够有份参与,任务自然而然也就能够解决了。

“我后来发现自己,是那种每隔十年就得丢到一个陌生环境的人,内心有一股劲,它不肯平息。”

物质的优渥,并没有让宁馨有任何懈怠

到了27岁的时候,她已经给父母和自己都买了房子,物质上没有大的挑战了。这样的岁数,这样的成就,还是个小女子,大多数的人不会愿意去冒什么险,她的朋友们都劝她不要踏入到创业的“火坑”,毕竟那太累了,而她仿佛对世界还抱有无穷无尽的热情,就好像把她那张脸滋养得如此精致美丽的,并不只是安徽的山水,也不仅仅是她大学时代从广泛阅读中汲取到的力量,更多的是她的理想,一种希望不要让此生碌碌无为的理想。

“人最后流向大海的那一刻,那个时候的你是开心的,还是圆满的?还是被其它的浪裹协而下?”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不管是学业成绩还是高薪厚禄都不能带给宁馨任何深层次的喜悦,直到她在1997年读到《约翰.克利斯朵夫》这本书。

那还是在上大学的时候,武大研究生导师把《约翰.克利斯朵夫》推荐给了宁馨。

“我记得当时一个月的日常花销是五百块钱,我去了三联书店之后,发现《约翰.克利斯多夫》的上下本是57元。但我如获至宝地拿了回来。”第一次看的时候,是凌晨从北京回广州的火车上,气温只有零下18度,她有点感冒,索性在大帮学生的喧闹声中把上册看完了。

“当时就觉得整个人被洗涤过了,你最终会流向大海,你是选择爬上高山,还是山谷,还是从随便哪里流过去算了,你人生中遇到的事情就是倒映的图像,当中大段都是心理描写,第一次感觉到人在经历每一个事情一寸一段的感受描述得那么逼真。之前从来不看什么小说,后来发现小说,尤其是国外的小说,写得好的,都像人生寓言。”

阅读让宁馨体验到了内心的宁静和强大

说到底,宁馨不是个感性的人,她的合作伙伴,跟她从唐宁书店到优集品的杨曦说,从来没有见过她脆弱的时刻,任何事情,再大的压力,最多给她一个晚上消化,第二天早晨便能又看到生龙活虎的宁馨。

但是,《约翰.克利斯朵夫》成了对她影响最深的一本书,某种程度上,它是她勇气的来源、人生的指南针,甚至是她的灵魂导师。

她也需要这样一个高瞻远瞩的方向盘在漫漫的青春期指引她,此后她从来没有浪费过自己的时间,这点很容易就从她的作息上看出来——早上六点起床,最忙的时候她给自己在一天之内安排过十个会议。

而启蒙的书也是后来做唐宁书店的缘起,她从书中感受到过深层次的快乐,她也希望别人可以感同身受。

前暨南大学教授、现在唐宁书店的合伙人费勇是鲁宁馨超过十年的朋友,他形容唐宁书店是书店界“一种与众不同的存在”,“很少有书店像唐宁这样完全不用靠名人做讲座拉动销量的,它总是站在读者的角度,比如让读者自己来搞个什么活动,到今天它居然能拥有7万多的忠实粉丝。”这是一个在大城市里特别难得的数字,费勇说“关键还是在于她的管理,说实话她是个很特别的女性,很少见到有人像她那样做事坚决的。”

“我其实是想做一件人生当中最有价值的事情,通过商业的形式分享出来,”这句话是宁馨做书店的核心理念,其实也是她做优集品的核心理念,只是和许多的知识份子、文艺青年最大的不同是,她不仅仅去想,还特别深谙市场运作之道。

25岁之后,她每年会给自己安排一次或者两次去欧洲旅行,“在欧洲的旅行中能够重新感受到约翰的快乐,尤其是去体会那种形式上的美感。比如德国经典的建筑,本质上都是纪念碑,我会被那种建筑理念震撼到,而除了建筑,生活中也能感受到那里的人们的快乐。”

旅行让宁馨可以身临其境,体验形式上美感

有一天,一件微小的事情对她的精神世界起到了深刻的影响。

“在TateModern美术馆,有个非常长的水泥台阶,两三岁的小孩,爸爸在前面走,小孩在后面爬……那种感觉,难以形容。就好像在老外家里吃饭,不会有十个八个菜,只有一点沙拉、水果什么,但是餐桌布置得很用心,包括吃饭时、交流时甚至收盆子时,大家传递的那种安宁和幸福——没有吃得杯盘狼藉,也没有喝得酩酊大醉——那是一种属于生活品质的东西。”

就在那些瞬间,宁馨希望自己可以提供一个平台,让别人可以享受更高品质的生活。

布拉特.彼得借《搏击俱乐部》表达:我们目标渺茫,无地自容。我们没有世界大战可以经历,也没有经济大萧条可以恐慌。我们的战争充其量不过是内心之战。鲁宁馨特别赞同这句话。

鲁宁馨现在的一天是这样度过的:早上六七点起床,先照顾家人吃早饭,然后把自己收拾得干练精致,之后去公司,一呆就有可能是十几个小时,用工作伙伴们的话来形容是“刚开始认识的时候都觉得挺女人的,过了几天完全没有这个概念了。”她是个天生的工作狂,几乎就是优集品的吉祥物,全部的快乐和全部的生活只与公司有关,曾经以为她和那些强势、早已功成名就的男强人并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后来才又知道,她会把周末的时间硬性规定留给家人,面对再大挑战也不皱眉的她,却会为父母轻微的咳嗽而忧心忡忡、嘘寒问暖。

或许也正是这种既参杂着男性刚强,又带有女性细腻的复杂,才会使得她对市场、对商品有着不一样的感触。

按理说应该是优集品买手们的任务——寻找精致的商品、挖掘品牌背后的内涵、谈下合作、把它们呈现给用户——但是目前优集品网站上的三百多种产品,宁馨可以把所有的背后故事都如数家珍、滔滔不绝地讲出来,与其说她是什么控制欲望强烈的老板,不如说她是个分享性人格的暧女,她是个连喝杯水都一定会选择个像样杯具的人,生活过得如此精致,这该是一种天赋。当她把这种天赋不经意地用到自己的朋友圈,比如随便分享一款好用的日用品,得到的回馈基本上是百分百的赞同。

细节之处的讲究,才是生活品质的表征

当然,她早就过了原始积累的阶段。她不是那种追求金钱的人,不然以她的外貌、她的唐宁书店,甚至她最早的一份工作,她有太多可以坐享其成、混吃等死的理由。

国庆的时候,宁馨和几个同事去美国旅行,这么多年以来这是难得的一次不带任何任务地出国。沿着一号公路开开车,看看展览,不亦乐乎,10月7日的凌晨4点,她临时起意要去乘坐热气球,于是拉着同事从没有信号的山区小屋沿着漆黑的山路往山下奔,去哪里乘坐,安全系数高不高,能否有位一切都未可知,寻找到第一个飞行基地,被告知预约位置全满,后来终于等到三个人的位置,她在朋友圈里面写道“怀着期待、不确定,收获友善和纳帕山谷最清澈的阳光,完美得不能再完美。”

是的,就连难得的旅游放松,她都不会忘记挑战自己。

“如果有一天,这件事情没有做成功,你会怎么办?”

从2014年到现在,宁馨说她面试了上千人,一周最少面试两三个人,被面试的人基本上走的时候都会感谢她,因为让他们感受是个平等的沟通,通过与宁馨的对话,可以知道什么适合他们,什么不适合他们,还缺少什么。

有一次一个合作者在微信上问她,你肯定不记得我了,你几年前曾经面试过我。

宁馨说她面试时从来不会在意这个人从前有过什么样的经历,在她眼中也没有谁高谁低,只是判断他的价值和公司价值能否契合。“我发现刚开始工作的五到十年往往拼的是技能和学识,后面三四十岁的时候,拼的是心胸,是面对困难和逆境时的承担能力。”

有的时候她会习惯性地问男生,你们选择公司看重的是什么,他们的回答是公司的前景。“关键是你们还没有进这个公司,第一次来,其实最后看重的还是钱,但很多男生会把它包装成一个冠冕堂皇的东西。而很多女生的问题是,没有野心,好些人都是被父母安排好的工作、前途,问她,就说自己想要出去闯一闯,但遇到困难就不行了。”“女生还有一个容易陷入的迷雾就是,总想平衡工作和生活,但这种平衡根本不存在。我该拼命的就拼命,该陪伴家人,我就安心在家,我觉得我的生活也挺开心的。不过后来合伙人Leo说我是把生活的愿景变成了事业,然后把事业转化成了真正的快乐。”

优集品团队合照

如果选择让宁馨评价自己,她会说30岁之前是个挺正常的小孩,因为二十几岁时大家都挺理想化的,但是“30岁以后还做这些选择就会被人觉得是奇葩。”

最近公司在做一个帮助孤独症儿童的项目,合伙人说那天开会是一年多以来第一次见到宁馨发火,甚至是情绪失控。“有个点没做好,没有真的站在用户的角度去帮助他们、感染他们,她还是非常在意的,说到底老板还是个有着理想主义情结和完美主义倾向的人。”

不忘初心很难,就是因为要付出代价,“你得非常强,或者你特别执着,知道自己要什么。”

那么,鲁宁馨想要的是什么呢?

先说优集品,他们对买手团队的要求是“触类旁通的生活家,品质生活的爱好者,也是处女座般的挑剔狂人。”

宁馨某种程度上也是这样的人。更为奇怪的是,她有一种对于艺术作品天然的“化学反应”:去欧洲许多美术馆参观,一看到那些大家的作品,观察到那些纹理,就好像天然地就能感知到作家创作时候的情绪一样。”

这是一种天赋,而且是一种应该属于文艺青年的天赋。某种程度上,优集品更像是宁馨的一件艺术品。

前几天宁馨发了一个招聘贴,朋友说是看过写得最精美的招聘广告。她在上面要求“如果一个人工作十年以上,最好是转型过一次,而且转型得很成功。专业虽然很重要,但是更为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通才和融合的能力。”

这恐怕也是她走过的路?一种属于勇敢者的生活,注定会比一般人反而难走一些。但一旦劈荆斩浪,渡了过去,前路便是开阔至极。

小的时候出于叛逆曾经排斥所有港台明星的歌,最近她开始有些明白某些老歌好在哪里。比如邓丽君,她的歌没有怨气,即便她的情感不堪,她不给听歌人的情绪染色,不让忧郁的更忧郁,绝望的更绝望。她只是温言细语地切进你心里,用的是那种所谓渗透的方式。到了一定年纪,宁馨终于会觉得,这是一种人生最为巧妙的方式。

那甚至算不上是感性,她打个比方,大家对保鲜盒的普遍认知是用来储存食物,密封性好是评判好坏的最大标准。然而,来自新西兰的品牌Sistema让人重新认识保温盒的功能。只需要将新鲜食材放在保鲜盒内,就可以通过微波炉蒸熟。因此,上午只需要将新鲜食材放进保鲜盒,中午用微波炉加热,就能吃上一顿营养饭菜。工作忙碌、没有时间做饭白领们有了健康、安全、便捷的新的烹饪方式,不需要为每天吃快餐外卖而烦恼。

“小小的一件物品,就能够轻易改变日常的生活方式。用一件好用的物品,能让生活更加方便顺畅,用一件符合自己审美的物品,就能给生活制造源源不断的惊喜。因此,不要小瞧每一件小家品,它们或许可以成为你感受美好生活的重要媒介。”

说到底,鲁宁馨还是没能确切地回答前面那个问题,她到底想要的是什么。她最近的压力有点莫名的大。在优集品偌大的办公室,有的时候猛地回头,喧闹嘈杂的某个瞬间,可以看到她的眼睛会望向不知处的哪里,默然、沉静,脸部肌肉没有显露半丝悲喜表情,双手垂下,犹如老僧入定。就好像随时都可以修行一般。

其实,她这样的人生与其说是好看,不如说是遇见一份平淡的惊喜。没有什么剧烈的戏剧冲突,也没有任何悬念设置,但却能给人莫大的能量。它向我们展示了一种“一个女人奋斗”的最大可能性。

她才30岁出头,却早已学会把一切困惑都抛在脑后,完全不像这个年龄的女孩,仿佛20多年前,坐在大树上,忍受孤独的那个时候开始,她就再也不会对命运百思不得其解了。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